侯富儒的博客

丁一凡:明清“闭关锁国”?警惕落入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陷阱

分类:学术争鸣  人气:1225  评论:79  时间:2022-11-22 08:40
丁一凡:明清“闭关锁国”?警惕落入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陷阱
点击:646  作者:丁一凡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1-20 09:39:00

 

 

今年8月,一篇名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的文章在网络上发酵。文章指出,明清政府所采取的“自主限关”政策固然有消极防御、漠视科技的一面,但并未完全阻断中外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互鉴,因此不应将“闭关锁国”作为明清社会的标签。该论文引发巨大争议,有人指责该文鼓吹闭关锁国,甚至将本文的学术观点附会为某种政治立场,认为中国未来将趋于封闭自守。

在2022年的“思想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围绕“新时代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文明意义”,对明清“闭关锁国”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和回应。丁一凡认为,所谓“中国闭关锁国”的说辞实为西方殖民者为掠夺中国而炮制的借口,如果不加反思地接受这一叙事,就会落入西方殖民主义的陷阱。拒绝将明清社会简单地标签化为“闭关锁国”并不意味着拒斥开放、拒斥现代化,恰恰相反,澄清历史真相是为了打破西方神话、树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我想回应一下王绍光老师刚才的发言。王绍光老师指出,西方的现代化建立在殖民主义的基础上,西方国家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们掠夺了亚非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但是,我还想补充一点:除了掠夺广大亚非拉国家之外,西方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掠夺中国。我们中国人被西方洗脑,不知不觉承认了西方的叙事,以为西方殖民主义与中国没有太大关系。但事实上,中国恰恰是西方殖民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中国遭受的损失超过了其他所有亚非拉国家。

 

欧洲人清楚地知道,比起其他亚非拉国家,中国才是最大的财富所有地。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发现美洲、殖民美洲之后,立刻把眼光对准了中国,准备攻打、劫掠中国。不过,当时的明朝还有一定实力。在华传教士利玛窦听闻西、葡两国谋划攻打中国后十分担忧,致信教皇称“明朝很强大,不仅国家有组织,城市有城墙,而且明朝还有大炮。”利玛窦通过教皇向西、葡两国的殖民主义者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如果你们打算攻打中国,很可能一败涂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才放弃了攻打中国的企图。

 

然而,清朝建立后,中国又一次成为了欧洲殖民者的目标。英国之所以派马戛尔尼来华,主要就是为了探查中国的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能攻打中国。所谓“马戛尔尼来访是为了通商,清朝闭关锁国不同意通商,所以英国只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无非是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采用的宣传口径,英国真正的目标并非通商,而是掠夺。

 

【马戛尔尼来华(图源:The British Library)】

 

事实上,早在当年西、葡两国谋划攻打中国时,类似的托词就已经被炮制出来了。当时,两国设计的说辞是“第一,中国人不愿通商;第二,中国人禁止外国传教士传教”。由于两国最终不敢进攻中国,这两个借口当年没有用上,多年后被英国人“抄袭”。

 

所以,所谓“清朝因闭关锁国而招致外国侵略”其实是一个谎言。我们错把英国的宣传口径当作现实,多年以来一直在重复这种错误的叙事。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必须澄清历史真相、揭穿殖民主义者的谎言。

 

大量证据表明,清朝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闭关锁国。首先,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你怎么能说最大的贸易国是闭关锁国的国家?这根本不合逻辑。

 

另外,清朝虽然制造业发达,但货币管理能力相对落后。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是白银,而白银的供给取决于市场而非国家。换言之,市场上有多少白银流通,就有多少货币供给量。中国不是产银大国,大理之外的其他地区几乎没有银矿。因此,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持中国的货币体系、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不断地、大量地进口白银。而中国从外部市场获得白银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贸易盈余,进口白银。这种货币体系结构如何能“闭关锁国”呢?西方国家说中国是重商主义,说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中“只认白银”,其实他们没弄明白中国人对白银的渴求究竟从何而来。

 

所以,中国从来不是拒绝通商、闭关锁国的国家。我们过去被殖民主义国家洗了脑还浑然不觉,反而附和殖民主义者的说辞。

 

 

西方殖民者打败清朝后,就开始掠夺中国。西方国家强迫中国签订了各种赔款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要求中国以白银支付战争赔款。白银是当时中国的货币基础,所以中国在赔偿白银后陷入了通货紧缩,农民不种田,商户不开铺,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00年之后,西方转而强迫中国以英镑等外国货币支付战争赔款。起初,英镑和白银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但随着英国人学会了“玩金融”,国际市场上英镑不断升值、白银不断贬值。由此,英国就以金融手段“套”住了清朝——清朝政府被迫用英镑还债时,偿还的白银越来越多,最终无力支付赔款。随后,英国以此为由“帮助”中国建立海关,向中国商人收取关税,再用源于中国人的关税来向英国支付赔款。

 

这分明是西方殖民者压迫、掠夺中国人的手段,却反被一些“自由知识分子”大加赞扬。在这些“自由知识分子”看来,英国人帮助我们建立了现代海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可见英国人是多么善良。他们不明白,西方“帮助”中国建立海关的真实目的是榨干中国人的血汗、掠夺中国人的财富。

 

 

如果没有对中国的掠夺和压榨,西方国家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发展起来。我们往往陷入“机械决定论”,认为机器生产必定强于手工业,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织机,但当时英国工业并不比中国手工业更有竞争力。19世纪的英国商人拿着中国土纺织机生产的纺织品,询问英国工业纺织业的老板,能否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产品,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并没有取得相对于中国的显著优势。

 

欧洲工业真正打败中国手工业的时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正是欧洲对中国的掠夺。欧洲从中国榨取大量利润后,才有钱投资工业,从而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只要理清了这段历史的逻辑线索,我们就能明白,西方之所以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因为其鼓吹的所谓“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而是因为西方通过掠夺其他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度相信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相信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像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遥遥领先,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是唯一的现代化道路。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具备了自身的现代化基础;同时,西方工业的衰落导致西方在文化和制度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利润问题、福利问题、财税问题等。如张维为老师所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工业附加值现在已经超过了西方七国工业附加值的总和。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西方是靠掠夺中国才崛起的。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无法看清这段历史的内在逻辑与真相。

 

谢谢大家!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观察者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标签(Tag):vc
评论(79)
陈好
陈好2022年11月22日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胡诗曼智会2202
胡诗曼智会22022022年11月24日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仇曹艳
仇曹艳2022年11月24日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姚文芮
姚文芮2022年11月24日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崔鸿飞
崔鸿飞2022年11月24日
如果没有对中国的掠夺和压榨,西方国家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发展起来。我们往往陷入“机械决定论”,认为机器生产必定强于手工业,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欧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织机,但当时英国工业并不比中国手工业更有竞争力。19世纪的英国商人拿着中国土纺织机生产的纺织品,询问英国工业纺织业的老板,能否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产品,答案是否定的。
麻利民
麻利民2022年11月24日
在2022年的“思想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围绕“新时代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文明意义”,对明清“闭关锁国”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和回应。丁一凡认为,所谓“中国闭关锁国”的说辞实为西方殖民者为掠夺中国而炮制的借口,如果不加反思地接受这一叙事,就会落入西方殖民主义的陷阱。拒绝将明清社会简单地标签化为“闭关锁国”并不意味着拒斥开放、拒斥现代化,恰恰相反,澄清历史真相是为了打破西方神话、树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俞姝澜
俞姝澜2022年11月25日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恐惧中国、仇视中国?为什么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视中国为“英国最大的威胁”?这正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并且不是遵循西方的逻辑实现工业化,而是沿着中国自身的轨道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吹嘘为“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表明,西方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这将导致整套西方神话的崩塌。
智会2201李烨祺
智会2201李烨祺2022年11月25日
相信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像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遥遥领先,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是唯一的现代化道路。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具备了自身的现代化基础;同时,西方工业的衰落导致西方在文化和制度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利润问题、福利问题、财税问题等。
姚梦楠
姚梦楠2022年11月25日
西方是靠掠夺中国才崛起的。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无法看清这段历史的内在逻辑与真相。
智会2202周欣如
智会2202周欣如2022年11月25日
某种程度上,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不论是伊斯兰世界还是拜占庭或者神圣罗马帝国或者印加玛雅一样,走的都是最基础的农耕文明发展道路。中国与其他农耕文明不同之处则在于中国通过科举制度稳定了整个帝国体制,并在东亚维持着绝对的文明中心地位。因此,其实中国不需要变,也不太需要发展,如果没有外部冲击,中国不论是闭关锁国还是对外开放,都不会真正地培育出欧洲那样的近代国家组织。只要中华文明的基本秩序稳定,那中华文明本身除了持续的王朝更替外就不会面临实质性的挑战,哪怕是外族入侵,最后也被同化。 确实,拿着后人的眼光来诟病明清其实并不对,这种闭关锁国的贬义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无法应对欧洲近代国家带来的挑战的结果,是中国在与欧洲近代竞争中失败的结果。然而当时乃至现在的很多人其实也无法意识到,欧洲其实才是突变,而明清其实是人类文明之前更长期的存在方式。清末表现出的种种“无知”,是人类古代历史的常态。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