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左宗棠(1812-1885年)
民族英雄左宗棠(1912-1885年) - 近现代史纲要红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博客民族英雄左宗棠(1912-1885年) - 近现代史纲要红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博客民族英雄左宗棠(1912-1885年) - 近现代史纲要红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博客
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4岁时,随祖父在家中梧塘私塾读书,6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 15岁的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18岁开始读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水道提纲》。但三次赴京会试,均未考中。
23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1838年,左宗棠取道江苏南京,谒见赫赫有名的老乡陶澍。陶澍连任了十多年的两江总督,是当时经世致用之才的代表人物。他与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彻夜长谈,共议时政。将年仅五岁的儿子陶桄,给左宗棠做女婿,表明他对左宗棠才学与人品的器重。左宗棠正是在这里开始接触军国大事,开始了解夷人的船坚炮利与世界大势。
184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 林则徐一见他,眼睛顿时一亮,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他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后来左宗棠征战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绘制的地图。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回福建后,林则徐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左宗棠接受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入巡抚衙门主幕戎机。 咸丰九年腊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帝写了一道奏疏,其中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潘祖荫是吴县才子,后来官至刑部尚书。他的两句话,让左宗棠的名字一夜传遍全国。此时,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
同治六年(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从清的实际版图上消失了。
十年后的一日早朝,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陕甘总督左宗棠说话了:“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古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强硬主张,终于得到了两宫皇太后的首肯。慈禧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面对内忧外患,“兵疲、饷绌、粮乏、运艰”,他仍然信心百倍。
左宗棠率领六万湖湘子弟扶棺从兰州出发了,这是光绪二年(1876年)春天。他采取“缓进急攻”、“先北后南”、“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正确战略。一年后即收复新疆全境。这是晚清历史最光彩的一笔。
民族英雄左宗棠(1912-1885年) - 近现代史纲要红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博客浙江巡抚杨昌睿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处,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当即吟出一首《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曾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在陶林陶澍、林则徐二公祠写对联:
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
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正是这位注重于经世致用而不是娴熟八股的人,担当起了匡扶社稷主权的重任。左宗棠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塑造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典范,深邃地透视出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