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段琪瑞

分类:人物及故事  人气:373  评论:2  时间:2018-03-10 20:21
段祺瑞,皖系军阀首领,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生于1865年3月6日(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安徽合肥人。

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种田。1881年,段祺瑞在祖父病故后只身徒步前往山东,投奔在威海驻军中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安排在营中当司书。1885年,20岁的段祺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为一期预备生,旋分入炮兵科,1889年,他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又被派入克虏伯炮厂学习半年。克虏伯炮厂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兵工厂,他在这里耳濡目染,有了实践的机会,获益匪浅。1890年底,段祺瑞学成归国,任职北洋军械局。次年,调往威海,任随营学堂教习。

1895年底,清廷命袁世凯主持在天津小站练兵。段祺瑞在袁世凯编练新军过程中,一直充任重要角色。1905年和1906年,清廷接连在直隶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和河南彰德举行两次大规模秋操,段祺瑞皆任演习中“北军”的总统官。两次秋操使段祺瑞的知名度和权力迅速上升。秋操前后,段祺瑞先后就任第三、第四、第六镇的统制,并曾兼任保定陆军学堂总办。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使中国的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为了对付武昌首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清廷急调北洋军主力前往镇压。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全面节制调遣陆海军,旋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他把段祺瑞从江北提督任上调出,担任北洋军第二军总统,又署湖广总督,兼领北洋第一军与湖北军政府对峙。12月,南北议和会议在上海召开,他以军事实力支持袁窃夺民国总统,对革命党人不断施加压力。和会上南方代表坚持以清帝退位作为让袁做总统的交换条件,这正是袁世凯所梦寐以求的;但当时清室皇族对“让位”问题迟疑不决,少壮亲贵尤坚决反对。于是段祺瑞受袁指使,于1912年初率北洋将领46人两次致电清廷,“请立定共和政体”,否则即“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这一明对“二三王公”,实对朝廷的兵谏式招法果然灵验。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名义颁退位诏,清王朝终于正式覆亡。2月15日,袁世凯被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祺瑞随之被袁世凯委以陆军总长,曾率军镇压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成为袁世凯政权的主将。

1915年,袁世凯加紧了帝制复辟的活动。8月, 段祺瑞抱着不甘心称臣于袁氏父子以及保全自己声誉的想法,辞去陆军总长的职务。但“洪宪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不得不转而乞灵于段祺瑞,任命段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而段则以不合作的姿态迫使袁交出实权,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6月6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万人唾骂中死去,段祺瑞则坐上了国务总理的宝座,并逐步接管了中央政府的全部军政大权。

袁世凯死后,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黎、段之间的府、院之争[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争斗,因黎元洪为大总统,居总统府,而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所以称府院之争。1917年因“参战”问题,斗争更为激烈。段祺瑞主张对德宣战,实质是借此扩充实力。黎元洪反对参战,并得到国会的支持。1917年4月,段祺瑞召集“督军团”会议,企图以武力胁迫国会同意参战,遭到拒绝。段祺瑞要求解散国会,黎元洪则下令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愤然离京。]剑拔弩张。在这种情况下,安徽督军张勋主动率其“辫子军”于6月14日进京“调停”。张勋解散国会,将黎元洪赶入使馆区。7月1日,他公然拥废帝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全国舆论大哗,“讨逆”呼声鹊起。

在黎段之争中已退居天津的段祺瑞对张勋进京自然是求之不得,但对其拥溥仪复辟亦有所闻。“张勋复辟”给段祺瑞诉诸武力以东山再起制造了一个绝好借口。段祺瑞旋即在天津组织“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段芝贵、曹锟分任东、西路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并于马厂誓师“讨逆”,还通电复任国务总理,重新组阁。在“讨逆军”的强大攻势下,“辫子军”很快失败,张勋于12日被迫避入荷兰使馆。这场“复辟”闹剧不过上演了12天。7月14日,段祺瑞凯旋还京,重新执掌中央政权。1919年五四运动中,段祺瑞控制的北京亲日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更激起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直、奉两系适时地利用全国人民反对北京政府的情绪,开始从军事上掀起倒皖运动,意在打击急剧发展的皖系军事力量,抵制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

直皖战争以皖系失败告终,段祺瑞被逐出北京。他避居天津日本租界寿街,开始吃素念佛,表面上静心养性,实际上仍密切注视着政坛风云,以待复出。当直奉失和,奉系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获胜后,段祺瑞及时地派段芝贵到东北联络张作霖,又派徐树铮到南方交好于孙中山。在各方的利害关系暂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段祺瑞、张作霖、孙中山结成“三角同盟”,共同反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冯玉祥已暗中接受孙中山的国民革命主张和段祺瑞的游说,于战场上突然倒戈,进而挥师入京,发动政变,推翻并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直系战败。冯玉祥将其所部改称为国民军,通电拥戴段祺瑞为国民军大元帅,并电邀段祺瑞、孙中山入京共商国事。末后,在冯、张妥协和直系残余势力的拥戴下,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1月24日在京就职,组成了临时政府。“临时执政”名义上“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军”,实际上,是奉系军阀和国民军两大势力暂时妥协的产物,因此,段只能周旋于两大势力之间以维持自己的地位。

1925年冬,国民军已靠拢到革命方面来,并趁机占领了天津。奉系和直鲁联军张宗昌、李景林以及于武汉再起的吴佩孚,在日、英帝国主义的撮合下,连成一气,于1926年初向国民军展开进攻。日本等八国为阻止国民军在天津布防,帮助直鲁联军,炮轰大沽口,又发出野蛮通牒。北京各界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于3月18日在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游行示威。当队伍到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和国务院门前请愿时,执政府卫队在不加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请愿队伍实弹平射,顿时血肉横飞,造成47人死亡,100余人受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天津一带打败投靠日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派军舰驶进大沽口,掩护奉军,炮轰国民军,打死打伤多人,国民军也开炮还击。事后,日本以此为口实,联合英、美、法等八国,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国民军在津沽的防务,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讲演。大会通过了驳回最后通牒,驱逐在最后通牒上签字的八国公使,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2000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整队前往铁狮子胡同向段祺瑞政府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三·一八”惨案,鲁迅称发生惨案的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26年3月,国民军放弃天津,退守北京,段祺瑞秘密勾结直奉军阀,企图内外合应消灭国民军。阴谋败露,国民军包围执政府,段祺瑞逃入东交民巷使馆区,不久又到天津开始了“寓公”生活。

息影津门的段祺瑞曾表示只谈佛经不问政治,实际上在政坛活动了几十年的他岂甘寂寞,并且,“政治”不时地来过问他。日本特务土肥原等企图拉他出山,组织一个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完全效忠于日本人的傀儡政权。段祺瑞没有答应。为不使段祺瑞落入日本人手中,南京政府方面不断派遣民间人士北上做段祺瑞工作,劝其南下。1933年1月19日,国民政府专使钱永铭持蒋介石欢迎段氏南下的亲笔信函到天津,请段“南下颐养”,“俾得随时就商国事”。段祺瑞顺水推舟,先抵南京拜会蒋介石,随即到上海定居。

段祺瑞到上海后,初寓世界学社,不久即搬至霞飞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公馆。他在这里专意念佛,坚持吃素。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因病不治离世,终年71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宗一:《段祺瑞》,李新、孙思白主编:《民国人物传》第一卷,中华书局1978年。

(2)季宇:《段祺瑞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标签(Tag):历史人物
评论(2)
v3nabahcyo
v3nabahcyo2021年5月23日
在黎段之争中已退居天津的段祺瑞对张勋进京自然是求之不得,但对其拥溥仪复辟亦有所闻。“张勋复辟”给段祺瑞诉诸武力以东山再起制造了一个绝好借口。段祺瑞旋即在天津组织“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段芝贵、曹锟分任东、西路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并于马厂誓师“讨逆”,还通电复任国务总理,重新组阁。在“讨逆军”的强大攻势下,“辫子军”很快失败,张勋于12日被迫避入荷兰使馆。这场“复辟”闹剧不过上演了12天。7月14日,段祺瑞凯旋还京,重新执掌中央政权。1919年五四运动中,段祺瑞控制的北京亲日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更激起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直、奉两系适时地利用全国人民反对北京政府的情绪,开始从军事上掀起倒皖运动,意在打击急剧发展的皖系军事力量,抵制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行政2001杨小蝶2031510142)
jkuzlnxnzx
jkuzlnxnzx2021年6月13日
段祺瑞旋即在天津组织“讨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段芝贵、曹锟分任东、西路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并于马厂誓师“讨逆”,还通电复任国务总理,重新组阁。在“讨逆军”的强大攻势下,“辫子军”很快失败,张勋于12日被迫避入荷兰使馆。这场“复辟”闹剧不过上演了12天。7月14日,段祺瑞凯旋还京,重新执掌中央政权。1919年五四运动中,段祺瑞控制的北京亲日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更激起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直、奉两系适时地利用全国人民反对北京政府的情绪,开始从军事上掀起倒皖运动,意在打击急剧发展的皖系军事力量,抵制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贸经2001 龙芝仪)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