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晨钟报》第6号李大钊诗句
李大钊同志(公元1889—1927)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发展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及开展北方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同志被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奉系军阀逮捕,同年4月28日惨遭杀害。他为谋求中国人民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10月29日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李大钊16岁时,应科举考试,得中秀才。后因科举终止,转入河北省卢龙县永平府中学读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辛亥革命后,因愤恨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统治,于1913年冬,得到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5月,他提前中止了学业,启程回国,到了上海。同年7月,李大钊应汤化龙、孙洪伊的邀请,到北京办报,担任《晨钟报》的总编辑。后又担任《宪法公言》杂志的撰稿人。在《甲寅日刊》上,他发表了诸如《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许多篇反对军阀统治和封建文化的文章,“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7月,“张勋复辟”帝制,李大钊避走上海。
1918年1月,经章士钊推荐,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后还兼任经济学教授。当时的北大,汇集了陈独秀、胡适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李大钊也参加了《新青年》编辑部,同陈独秀等人轮流编辑这个已成为新文化运动旗帜的刊物。 从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积极参加和支持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许多爱国团体、新文化团体请他指导或担任顾问。他曾参与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社会团体,并协助北大学生的国民社和新潮社创刊《国民》和《新潮》等刊物。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李大钊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在这次伟大的运动中,他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在1918年下半年,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群众庆祝欧战胜利大会上发表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接着又写下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发表在《新青年》上。在这两篇文章里,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表明李大钊已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先驱。 1918年12月,李大钊同陈独秀发起创办了《新青年》的姊妹刊——《每周评论》。在《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发表不少文章,进一步宣传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中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或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团、期刊纷纷出现,形成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包括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李大钊又走在时代的前列。
1919年9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还是头次,尤其是李大钊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人类历史,在当时更属创举。1920年,李大钊发表了《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文章,着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唯物史观的正确认识,说明李大钊已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成了由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成为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之间的首次交锋,李大钊旗帜鲜明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观点,捍卫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缔造者
李大钊同志是我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都当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四年底,任党的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在他领导下,北方党组织派出许多同志在冀、鲁、豫、晋、陕、内蒙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开展了党、团工作,先后发动了开滦大罢工、二七大罢工等著名斗争。
李大钊同志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九二二年,他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谈判国共合作,并在一九二四年在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一九二五年在孙中山先生北上时和逝世时,他积极地进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门举行反对日本等国要求大沽口撤防的大会,并到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竟遭到段祺瑞执政府的血腥屠杀。李大钊同志在惨案发生后,继续领导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北方组织坚持斗争。次年四月六日,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逮捕了李大钊等八十余人。李大钊同志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英勇不屈。李大钊同志临刑时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李大钊同志虽然已经牺牲70多年了,但正如党中央在他的碑文中所写的那样,他的“业绩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追怀和崇敬”。
参考文献:
王朝柱:《李大钊》,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韩一德:《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星华:《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