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富儒的博客
|
《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杭政函〔2025〕12号)同意,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湖源乡行政辖区范围,东至常绿镇,南至诸暨市马剑镇,西至桐庐县凤川街道,北至龙门镇,规划范围总面积125.87平方千米,包含10个行政村,分别为新一村、双喜村、新绿村、常南村、新二村、新三村、上臧村、窈口村、石龙村、杨家坞村。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二、定位与目标
(一)功能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关于湖源乡作为重点生态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确定湖源乡的总体发展定位为以乡村旅游、原乡生活、山水养生为重点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上的“乐水湖源”美富乡。
(二)发展目标
坚持以打造AAAA级全域旅游景区乡、富阳南部生态文明展示窗口、壶源溪流域源乡风情旅居目的地为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各类底线管控初见成效,实现空间统筹;充分发挥壶源溪流域生态区位优势,强化山水休闲品牌构建,实现产业兴旺;加快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生活宜居;进一步融入流域联动发展格局,实现共建共享。
到2035年,全面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美丽城乡空间营造全面覆盖;进一步聚焦山水资源,探索全域景区化发展新路径,产业经济活力全面彰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山乡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发展成为辐射区域的富阳南部乡村休闲体验标杆地。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全域构建“一轴两心,一廊三带四片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轴”即乡镇发展轴,依托S310环金线交通优势,推动镇村联动发展。“两心”即以新一村为重点的北部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以窈口村为重点的南部乡旅副中心。“一廊”即纵向渗透的壶源溪源乡生态走廊。“三带”即下干溪、新三溪、杨家溪三条横向串联各村的滨水景观带。“四片区”即乐水活力休闲片、主题文化体验片、山野微度假片、原乡生态山居片。
四、区域协同发展
壶源溪流域三乡镇(场口镇、常安镇、湖源乡)需充分以壶源溪为纽带,以场口为中心辐射,建立流域一体化联动发展体系,引导该片区内各乡镇的城镇职能分工协作互补、产业发展高质量联动、全域旅游特色互动、空间布局高效统筹以及设施配套优质共享,打造为壶源溪流域共富联动发展示范区。
湖源乡结合农副产品和特色种植品牌,以壶源“溪山行旅共富带”为抓手,结合流域内生态旅游休闲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乡镇、跨区域资源要素优化整合,优化农资购销要素配置和创新供给方式,培育创新农业经济。重点发挥生态原乡特色,以山水休闲旅居为发展重点,围绕壶源溪全面开发山水休闲、山地运动项目,提升流域旅游品质和配套服务水平,打造为整个片区的生态后花园。
五、空间控制线落实
到2035年,湖源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8.42公顷(0.52万亩),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0.00公顷(0.63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802.26公顷;落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8.51公顷。
细化落实境内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粮食安全控制线、生态环境控制线、基础设施控制线、风景文化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科学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六、用途分区和用地布局规划
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湖源乡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共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及其他保护利用区六大类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和林业发展区。
根据上位规划下达的各项规划约束性指标,以保障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提升生态功能、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空间为指引,优化全域用地布局。
七、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依据“镇级-中心村级-一般村级”三级体系,精准覆盖服务人口与半径,构建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镇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框架。到2035年,保留提升现状湖源乡现状行政管理设施;保留湖源乡文化站及多功能运动场,加强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新建湖田山新四军后方医院,提升位于窈口村潘氏“友于堂”的金萧支队纪念馆,保留新二村元书纸园区;保留湖源中心小学、窈口村中心幼儿园,迁建新一村中心幼儿园。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结合新一村中心幼儿园增设1处托育机构;保留湖源乡卫生院等医疗服务设施;保留现状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含养老院)、残疾人之家及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等社会福利设施。
八、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三大保护原则,加强湖源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为窈口潘氏宗祠、潘氏友于堂、新二李氏家庙、上南坞汪氏宗祠、路东臧氏宗祠、新绿村童氏宗祠、冠形?造纸作坊、牛头坞造纸作坊遗址以及路西县后方医院旧址(圣僧庵);落实文物保护点2处,为胡氏宗祠和尊乐堂;落实历史建筑8处,分别为山毛坞口村关帝庙、山毛坞口村珠坑庵、新二村卧波桥、新二村五份头(李关洪老厅)、湖源大桥、新一村103号建筑(渡口文化馆)、新一村留白书屋、窈口村树滋堂。强化对境内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九、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湖源乡以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为目标,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对建设项目占用林地的,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和机制。全面落实湿地保护率管控制度,维护湿地总量管控和占补平衡,重点对壶源溪湿地等重要生态敏感区进行保护和修复,推进湿地环境治理,提升壶源溪湿地水质净化能力。保护境内重要河道、水库、山塘等水域空间,制定水域整治修复方案,明确目标、措施和时限。优化矿产资源布局结构,重点保障萤石矿供应,持续推进矿地综合利用、全域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全域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
十、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区域交通规划
衔接上位规划及综合交通相关专项规划,重点落实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和干线公路布局,构建区域交通骨架,提升区域内交通安全水平。
高速。规划新建合温高速及湖源互通。
省道。落实S310环金线改建工程。
县道。重点提升X440小上线。
乡道。保留现状Y665小李线、Y667双下线、Y668窈塔线、Y669百石线,远期落实Y665小樟村—李家—黄弹段新改建工程,向东联通常绿镇。
(二)道路交通规划
城镇道路。规划形成“三横两纵”的干路网系统。主干路共2条,包括南北向的新环线及中心路,其中中心路承担集镇主要交通职能,新环线是联系集镇与龙鳞坝景区的主要道路,承担疏解旅游交通职能。次干路共3条,为联系集镇内部组团与主干路的道路。
农村道路。规划保障主要农村道路共10条,包括C003杨家—后潘坞、C004窈口村头—窈口村尾、C005上上线、C010南坑—石龙、C011石龙—回龙、C012新二—钟塔、C013新三颜家桥—新三五月岭、C021梅州—寺口、C124梅环线、C863杨家—安基坪山脚。
十一、规划传导与数据库建设
综合湖源乡基底特征,规划划分为1个乡村单元,主导功能为乡村旅游、原乡生活、山水养生,并明确单元边界、类型、编码、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等传导要求。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数据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