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

分类:导论  人气:20933  评论:850  时间:2019-03-11 17:06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
2018-07-05 12:00:03 来源: 新华社
关注学习进行时
微博
Qzone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专程来到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来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蓬莱市,冒雨登临蓬莱阁,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倾听岁月无声的启迪。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一个大党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把历史摆在如此高的位置?从历史之中,他汲取着怎样的人生智慧和治国之道?对广大领导干部学史用史,他又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习近平爱读书,尤爱读史。

  每年新年前夕,习近平都会发表新年贺词,人们在聆听他令人振奋的贺词同时,也能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他身后摆满书的大书架。细心的人发现,在习近平的阅读清单里,有大量的历史典籍:《史记选》《汉书选》《世界通史》《现代欧洲史》……

  “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习近平的读史心得。

  爱读历史的习近平,对于历史典故常常信手拈来。2011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他引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孔子“诲人不厌”,勾践“卧薪尝胆”,苏武“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

  爱读历史的习近平,对于历史人物常常铭记于心。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讲起陈望道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竟将墨汁误当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的故事,并引述他的名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爱读历史的习近平,常常用历史教育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以历史为主题: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重温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聚焦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在习近平看来,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历史,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正如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习近平思考问题、作出分析、得出结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为领导干部运用历史眼光看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

  习近平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他多次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首都博物馆、西安市博物院、广西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习近平走进一座座博物馆,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中,闪耀着无比珍贵的智慧之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丰厚的精神滋养。

  习近平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对近代史感到最为痛心,对近代史的思考也十分深刻。

  2014年5月,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回溯中国近代史。他痛心地说:“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

  习近平认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于歪曲历史、掩盖侵略的错误言行,他坚定地予以驳斥。

  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察看北洋海军炮台遗址和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习近平的话语斩钉截铁:“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习近平认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西柏坡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考察期间专门安排、多次前往革命老区,瞻仰红色遗址遗迹,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他说:“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在历史进程中,做出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

  习近平指出,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他说,“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既要以史资政、修身励志,更要从中发现真理、明确方向、坚定道路、汲取力量,去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探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他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2011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期间,专程瞻仰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同志故居。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对历史的最好学习和借鉴就是成为历史大潮的一朵浪花。

  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言:“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文字:新华社、人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

  视频:央视?

标签(Tag):学历史
评论(850)
tmaixqf34i
tmaixqf34i2019年4月4日
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习近平看来,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 历史,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在嘉兴南湖红船上他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视觉传达1802胡轩瑜1832010225)
vu0izrlc3i
vu0izrlc3i2019年4月4日
“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习近平的读史心得。(视传1802 孙逸佳 1832410205)
vyfv7xlxme
vyfv7xlxme2019年4月4日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视传1802 王宗南 1832410226)
vyfv7xlxme
vyfv7xlxme2019年4月4日
在历史进程中,做出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   习近平指出,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他说,“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既要以史资政、修身励志,更要从中发现真理、明确方向、坚定道路、汲取力量,去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视传1802 王宗南 1832410226
dsajmjqw5h
dsajmjqw5h2019年4月4日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探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他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视传1801周书婷1832410106)
wxvms8rjou
wxvms8rjou2019年4月4日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行政1801潘辰佳1831510139)
r0ip7pfmvx
r0ip7pfmvx2019年4月4日
历史,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正如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行政1801 张紫怡 1831510122)
efsyd9nan1
efsyd9nan12019年4月5日
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中,闪耀着无比珍贵的智慧之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丰厚的精神滋养。(英语1802 阮莲莲 1851710221)
shb0irn83h
shb0irn83h2019年4月6日
读史让人明智。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上的人物和事物,学习某个人物的某种精神,学习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武装自己的头脑,借鉴先人的经验,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一些历史基础知识需要记忆,但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用历史知识武装头脑,不是基础知识的累积,是历史知识的运用,包括一些思想,一些先人的做法,都要去其糟粕,吸取精华。(行政1801 上官仕政 1831510130)
vgsgfh1v6k
vgsgfh1v6k2019年4月6日
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群星闪耀,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时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指明航向。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选取了一些对我们现代人仍有指导作用的鲜活史例。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好的东西,古人如此,今人可亦然;但对于那些不成功的东西,我们则应静下心来细加分析,从中总结深思,以免重蹈覆辙!   书中的历史是非、人物纵横都已经过去,但我增在不能背叛过去的同时,更应该去总结历史嬗谈兴替的内在规律,而得出人生的真谛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我们想要明是非,领悟昨天的精髓,就必须以史为鉴,以人为本。 (视传1802,姚瑶,1832410207)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