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纲要》课程2021年上学期师生交流空间

分类:《纲要》作业  人气:15490  评论:375  时间:2021-02-28 20:13

亲爱的同学们:

    一、在本学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遇到学习问题,请在此帖后提出(记住:一次只提一个问题)我会尽快、选择性回答。

    二、本课程的中心思想即重点,我总结为:12345

   1就是一个中国梦一条中国道路,一颗爱国心传道,传的就是这个大道。

   2就是二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二大历史任务。

        二个维护

   3就是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就是四个选择,深刻领会历史与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四个自信、四个意识

    5就是五W,WHO\WHEN\WHERE\WHY\WHAT,即重要的历史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三、期末考试题型:单选40分,多选10分,材料题20分,材料作文题30分。

    考试范围:每章都有3-4个选择题,考试全覆盖。

    重点章节:4、5、6、7、8、11章

    四、关于开展“党史青年说”微课评比  喜迎建党百年华诞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并延展我校思政课程教学维度,进一步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我部决定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举办“党史青年说”学生思政微课比赛,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参赛对象和实践时间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思政理论课开课学生,以6-8人小组为单位参赛,但不超过8人。社会实践时间定于45两周进行

二、微课主题

     围绕百年党史,讴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光辉历程,生动讲好奋斗故事(和概论课程商定后,纲要课程主要侧重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党史内容)。小组可以结合本学期的课程内容,选择讲述红色经典、讴歌成就发展、优秀党员榜样等自主准备参赛作品。

三、作品要求

以录制微课的形式录制视频,作品要求原创,鼓励但不限于通过PPT、视频短片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及模型实物、画册文集等辅助道具,增强思政微课直观性、互动性和生动性。

微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1、有完整的教学实录,8分钟的1个视频(不得少于5分钟,不超过10分钟)。以“主讲人居中”的拍摄方式进行录制。

2、须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录制,有主讲同学出镜,有小组成员互动的镜头。现场或课堂教学均可,讲课形式可以多样化。

3、须有与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及其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四、作品评审

    1、内容必须紧扣主题,运用课程知识解读历史,观点正确,积极向上。严格遵守规定,杜绝抄袭行为。

    2、第10周收齐学生作品,第11周由任课老师组织开展班级评选优秀,第12周由课程组老师进行课程优秀选拔,第13周部门由各课程负责人组成评审小组集中综合评审。

     3、本次比赛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对获奖小组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奖品,并记第二课堂分。部分优秀微课选手将邀请开展公开思政课堂活动。

五、微课教学评分表

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分值

教学理念

符合所学课程要求,体现史论结合教育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主题,内容充实、独到深刻,能展现出青年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10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百年党史中选择,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专业思想,给人以启迪并与主题契合。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

 

 

40

历史内容知识点要准确无误,没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必须有一定的课程理论分析,没有误导性的描述。

课程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促进家国情怀培养、理想信念坚定。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科学、明确,所有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20

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小组成员互动充分。

合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富有吸引力,课堂气氛融洽,有小组成员参与课堂。

 

 

20

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提供适度的信息量,能增进知识、能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视频质量

教学视频清晰、流畅,能客观、真实反映讲课人与听课人的教学过程常态。字幕清晰规范,镜头稳定,镜头切换自然,布局合理。片头有主题展现,片尾有班级小组成员的名单与分工。

10

总分

 

100

 

标签(Tag):vc
评论(375)
王心怡
王心怡2021年6月3日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牺牲了一大批骨干后为后面的抗日战争留下了宝贵的革命力量,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们在学习长征精神的时候,更是要借长征精神来指引我们走向更繁荣的未来。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我们从硝烟四起的近代走过,体会当时中国的屈辱,感受到国人麻木不仁,但是却有无数仁人志士揭竿而起,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是我们对外来势力的不妥协。看到有更多的有思想、有志气的中国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出现了早期的共产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希望马克思主义可以拯救中国。在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努力下,赶走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我们看到国共内战时的硝烟,在解放区内看到分到土地的农民的笑脸,看到通货膨胀下的国统区的混乱。我们跟着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体会了他们在长征途中的艰辛,感受到红军将士的坚韧。看到内战结束,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缓缓升起,感受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路上走过,看到改革开放带给国人的好处,知道了邓小平的深谋远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上走过,感受到共产党人在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而做出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追梦在我看来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征”,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也会想到要放弃的时候,但是每每这时长征精神总能提醒我们要坚持,克服那些难以逾越的关卡,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滋味。在和平年代里也有着不同又相同的“长征”,我们又迈上了长征路,未来,一定也是辉煌灿烂的。(公管2001 王心怡 2031610140)
侯富儒
侯富儒2021年6月4日
问:侯老师您好,当今中国与欧美各国的关系有些微妙,一方面中国与欧美各国开展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欧美政客和媒体又喜欢抹黑中国,您是怎样看待双方关系的?(法学2002 戴含墨 2021210221)
答:能关注国际问题的青年,是有格局的好学生。研究国际问题,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既要看到欧美在反华方面有某些共同点,也要看到其中的巨大差别性。美国国内两党反华,已经成为共同的国策,但反华策略也有差别性。欧洲除极少数诸如英国、立陶宛、捷克等少数国家愿做美国的走狗外,大部分国家还是希望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来处理对华关系。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现在希望绕过欧盟,与中国落实中欧投资协定,就是例证。
btlfqhrf5x
btlfqhrf5x2021年6月4日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受益匪浅。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并且这是一段屈辱史,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法学2002 林珂晓)
敖如意
敖如意2021年6月6日
高中所学习的历史课程和如今的近代史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所改变。高中所学的基本上是为了高考,很多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一带而过,而现在的近代史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到过去的民族精神。 (贸经2001 2020710118 敖如意)
xbgdcxf7rr
xbgdcxf7rr2021年6月6日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细细了解后,才发现那段日子之艰辛,才发现中国共产党之艰辛,由此可见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与安宁,而先辈们又是付出多大的代价才换来我们如今的生活。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难以忘记的一段历史,甚至可以说是最艰辛的一段历史。通过近代史的学习,我了解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片面,我学习到共产党的长征精神,我认识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内涵。火红的旗帜是共产党人身披的火焰,而所有的共产党人是战场上无人可敌的雄狮。虽然近代史学完了,但是中国的历史还在继续,最后我想表达我对祖国未来的憧憬:“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千秋社稷,万载沧桑。盛世巨龙,傲立东方,与天并存,与日同光。”(法学2001 练筱珂)
wjhtm9x1t6
wjhtm9x1t62021年6月6日
小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侯老师近代史课程的学生,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侯老师,您无疑是做到了“传道”“受业”“解惑”的任务。在教授近代史这门课程时,老师重视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会让我们在课上起立,在歌声中去感受并铭记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此外,侯老师本人也是有着深厚知识储备的学者,让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但是,侯老师并没有成为脱离学生高高在上的学究,而是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每次课上,老师的讲述总让我心旷神怡。至于解惑,只要查看这个网页,便能找到侯老师对提问学生的谆谆教诲。
wjhtm9x1t6
wjhtm9x1t62021年6月6日
接上文:谈完体验,再说收获。如今近代史课程的学习即将进入尾声,在学习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大学学习内容相较于高中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课本的细节更加详尽,老师的讲述更加深刻,这种详尽与深刻能够实现头脑的扩容,见闻的增长,而这种扩容与增长,则势必刺激一定程度的思考与解放。侯老师在博客里和我们分享了许多文章,让我们了解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多面性,这也提点我们不要被一些营销号和“公知”的片面之词刻意煽动,在面对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时,带着疑问去看待它们,同时也要谨慎对待和发表自己的言论,既不偏听偏信,也不全盘否定,而是保持理智,去积极主动地寻找消息的来源和依据,验证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学会独立思考,不落入西方给我们设置的语言陷阱之中。想要做到这些,还需我们自己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侯老师的近代史课程是我们武装自己的重要一步,让我们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国际局势,但课程的结束绝不是我们学习成长的结束——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阅读,增加知识储量;我们需要继续关注新闻,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我们也需要深入实践,走进现实,去体验人民群众的生活,去倾听人民群众的想法。不让自己盲目地受他人的语言煽动和摆布,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依靠所知所学为他人、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广告2001 苏佩垚 2031310147)
joy9hirqfy
joy9hirqfy2021年6月6日
从封建王朝到民国,再到抗战时期,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很多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封建思想的可怕之处、领略到了抗战精神的伟大之处。老师并没有按照枯燥的课本内容授课,在讲授历史之余,侯老师找到了很多相关历史内容的电影、电视剧片段,这样能够更加深刻的让我们了解历史、记住历史。老师本身也非常的幽默,每次老师都是笑眯眯的讲课,即使是满课的晚上,也会让我们很想听老师上课。没想到转眼就快要学期末了,真的很不舍,我将会继续学习中国近代史,以此铭记历史的光辉时刻。(广告2001 周凝 期末小结)
rgthjpwxg0
rgthjpwxg02021年6月6日
课堂上学习了长征精神后,我了解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为仁、信、严、勇、智,了解了红军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深入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深深地为长征精神所震撼。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给了全国人民巨大的影响。 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它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革命的希望,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守住了一方净土,我们便应好好利用,学习他们的精神,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讲求自身的发展,不负他们的期待。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传承红色文化,学习长征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爱国的热情,始终缅怀先烈,牢记前辈们的不易,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我大中华的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刘晨
刘晨2021年6月6日
长征始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出江西瑞金,结束于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捕,中央红军毅然决定撤出主要根据地,实行战略性转移。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与小说话本的孙悟空的一个筋斗相比虽是四分之一还少,但是那是神话,而长征,则是人们踏踏实实的脚所走出来的路。从突破敌四道防线开始,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终于至陕北吴起会师。一次次的险境,一个个共产党员的牺牲,换来的却是党的顽强生存,为我们党注入了顽强拼搏,乐观奋斗,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我们党的思想更加坚固,我们党的精神更会延续,我们党的热血仍然在流淌着,到了现在更加坚韧不拔。现在的中国,两弹成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达到了许许多多的成就,这些的成就之中,都有着一股莽着往前冲的一股劲,那股劲不是无脑的,而是充满信念的,充满着理想抱负的,充满着一个中国母亲孩子的满腔热血。这其中,不正是前辈红军们所充满着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犹如一颗种子,深植大地与山川,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曾经他们走着的长征路,现在我们仍旧迈向长征路,未来我们更会走好长征路!山河无恙,精神永存。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