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丝绸之路“千古一僧”鸠摩罗什的传奇故事

分类:一带一路参考  人气:3038  评论:61  时间:2018-03-15 12:02

丝绸之路“千古一僧”鸠摩罗什的传奇故事视频:

     《千年菩提路》:东行记(鸠摩罗什的故事)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福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四圣”。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而有良好之译本,系统之教义,佛典汉译之泰斗。

人物生平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其父鸠摩罗炎是从印度逃亡到西域的印度贵族后裔,其母是龟兹国王的妹妹。7岁时同母亲一同出家,开始学习的是原始经典《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日诵经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在受具足戒后遇须利耶苏摩转学大乘佛教、主要研究了中观派的诸多论著。

  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僧人僧纯、昙充等自龟兹归来,称鸠摩罗什才智过人,深明大乘佛学。长安高僧道安力劝苻坚延请罗什入中土。苻坚求之不得,于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出西域,伐龟兹。

  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俘获罗什,因吕光的胁迫,被迫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并赐醇酒,淫、酒双戒俱舍。吕光部队回程途中,罗什以天文堪舆赢得了吕光的信任,不久前秦灭亡,吕光自立为帝。此后18年间,被吕光、吕纂软禁在凉州。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吕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罗什抵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信徒数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鸠摩罗什育有二子,又在姚兴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伎女,“诸僧多效之。什乃聚针盈钵,引诸僧谓之曰:‘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此后在俗10年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汉文,并广收门徒。

生平年考

罗什像


  对鸠摩罗什的生卒年代,学术界始终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引述梁??慧皎《高僧传》中“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东晋义熙五年也……(公元409年)”之说。另一种引述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一文云:“什诔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乎大寺”。癸丑之年即弘始十五年(公元413 年)。张曼涛在(《中国佛教史论集》[四])中,从有关具体史实入手,对上述两种说法作了分析,并明确指出:“僧肇的《鸠摩罗什法师诔》是收於道宣律师著的《广弘明集》二十三卷中的最深窟里,这是很有价值的,从这一篇诔文里可作什师伟业的鸟瞰,可以看出罗什历史的轮廓,更可以探出他与僧肇法师的师资关系,最重要的却不能不让他的卒期正确记述的显示”。“秦弘始十五年癸丑为晋安帝义熙九年(西历414),今可依此卒期逆推之,由义熙九年上溯七十年,当晋康建元二年甲辰(西历344)为什师的生年”。并列出罗什七岁至七十岁的生卒年表,充分肯定了罗什的卒年。汤用彤也认为:“关于什公年岁,系依《广弘明集》僧肇《什法师诔文》”推算。陈世良在《鸠摩罗什年表考略》一文中,也采拟了上述的观点,并列举出八条理由予以论证。1、从僧肇的生平来推算。僧肇自称在罗什门下十有余年。按罗什卒年为413年和僧肇生平推算,肇应在400年去姑臧,这年肇十七岁,到罗什去世,肇跟随罗什十四年。这和《高僧传》“及在冠年”以及僧肇自称随罗什十有余年相符。假如按罗什卒于409年推算,则僧肇400年去姑臧,到409年不及十有余年,如果400年以前去姑臧,则肇的年龄和“及在冠年”云云不符。因此弘始十五年是罗什卒年可能性较大,而弘始十一年之说则不足据。2、《高僧传》载,释昙邕,庐山慧远的弟子,“为远入关致书罗什,凡为使命十有余年”。罗什401年到长安,到413年卒,首尾十四年。和此段记载相符。如若罗什卒于409年,则昙邕致书不到十余年。3、慧睿《喻疑》说: “究摩罗法师,至自龟兹持律三藏,集自罽宾;禅师徒众,寻亦并集。关中洋洋十数年中,当是大法后兴盛也。”如罗什卒于413年,和“洋洋十数年中”合。与卒于409年,则不合。4、据僧传,经录载,佛陀耶舍与鸠摩罗什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佛陀耶舍于弘始十五年解座并返回宾故乡,肯定和罗什去也有关。最大的可能就是弘始十五年罗什死后,耶舍就返回故乡了。5、僧佑和慧皎说:月氏北山有一罗汉,对什母说,什若至三十五岁不破戒,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今依罗什卒于弘始十五年,年七十推算,吕光破龟兹,逼什破戒为384年事,罗什已四十一岁,与罗汉预言相合,如若以409年卒,年六十推算。罗什破戒才三十四岁,与罗汉预言不合。6、慧睿《喻疑》说:“什公云,大教兴世五十余年”。就以目前流行的看法,认为罗什十二岁改宗大乘,加上五十余年,也超过六十岁。因此,说罗什卒时,年六十岁,与此文不合。7、僧肇《长阿含经序》说:“秦弘始十二年,岁上章掩茂,……请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出律藏,《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讫。”据此,我们知道,《四分律》是于弘始十二年出,于十四年译完。那么,弘始十二年(410年)罗什不世呢?如若在世,弘始十一年(409年)卒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8、《成实论后记》云:“大秦弘始十三年(411年),发次豕韦,九月八日,尚书令姚显清出此论,至来年八月十五日讫。外国法师拘摩罗耆婆,手执胡本,口自传译,昙晷笔受。”则罗什于弘始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仍在世。

  因此,罗什卒于弘始十五年(413年),年七十的记载是可信的。肇为罗什高足,并于罗什死后的第二年也去世了,因此肇弄错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在第五次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上,中日双方仅就鸠摩罗什的卒年进行讨论研究,依其生年为344年,卒年为413年之说(参见《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2期,本间昭之助的《创造“太平洋文明”的基础——鸠摩罗什》一文)。

  作为时代人物,无论从其译经或撰著中都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那么罗什究竟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刘维钧在《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入关传经》和周菁葆的《古代新疆佛教大师鸠摩罗什》中论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认为:一方面,我国内地正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连年的战争,严重破坏了生产,人民过不上安定的日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空前地尖锐。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以麻痹人民的反抗,就大力提倡佛教。另一方面,龟兹不仅是西域佛教的中心之一,而且又是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我国内地的必经之路,那时龟兹光大小佛寺就有千余座,僧尼一万多人。今天的克孜尔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千佛洞,当时是盛极一时的。赵世骞在《新疆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中说:“两晋时代正是我国佛教兴盛的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提供和僧人不懈的努力,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较普遍的信仰,中原各地建寺院,造石窟风靡一时。”

生平大事

 
  罗什一生命运坎坷,而且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也限制了他的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罗什的外国沙门说,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鸠摩罗什赠友人的一首诗或许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出家

罗什家庭

罗什家庭
  当时,鸠摩罗什年方七岁,也跟随母亲一同出家。鸠摩罗什依从老师学经,每天背诵千偈,一偈有三十二字,总共三万二千言,如此背诵完《阿毗昙经》,老师为鸠摩罗什解释经义,没想到鸠摩罗什早已自己通晓妙谛,不须逐句指导。

  由于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因此全国人民都特别供养他们母子。鸠摩罗什的母亲深怕丰厚的利养,影响修行的道业,所以带著儿子走避他国。此时,鸠摩罗什年方九岁,他随著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宾国,遇见了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王的堂弟),鸠摩罗什依止他学《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共四百万言。盘头达多每每称赞鸠摩罗什的神慧俊才,罽宾国王听到了赞誉,即延请鸠摩罗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外道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更加敬重鸠摩罗什,并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返回龟兹国

  当鸠摩罗什十二岁时,母亲又携带他返回龟兹国。鸠摩罗什的高名远播,有许多国家争相延聘,但鸠摩罗什都丝毫不动心。当时,罗什的母亲带领著他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罗汉见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地告诉罗什的母亲:「应当常守护这位小沙弥,假如他能到三十五岁而不破戒,那么将会大兴佛法,度无数众生。」

母子到达沙勒国

罗什像

 
  不久,他们母子到达沙勒国,小小年纪的鸠摩罗什,竟然轻而易举地把佛钵放在头顶上。此刻,他心中暗自忖道:「佛钵的形体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轻呢?」才有这种念头,马上感到佛钵的重量太大,力气不够,不觉失手,佛钵立即掉下来。他的母亲问什么缘故,他回答:「孩儿的心有分别执著,所以佛钵有轻重的差别。」

跟随著母亲各地参学

  鸠摩罗什跟随著母亲,在各地参学、弘化,不仅在佛法方面更上层楼,而且名满天下。

  龟兹王还亲自前往温宿国,迎请鸠摩罗什母子回国教化。龟兹国原属小乘的教法,鸠摩罗什广开大乘法筵,听闻者莫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正值二十岁,于是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决心到天竺修行

  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决心到天竺修行。她辞别龟兹王说:「你的国运不久就会衰微了。」她只身前往天竺,勇猛精进,证得阿那含三果。

  当她要到天竺时,曾经对鸠摩罗什说:「大乘方等甚深的教法,要传扬到东土(中国),全得仰赖你的力量。但是这件宏伟的事,对你而言,却没有丝毫的利益,要怎么办呢?」

  鸠摩罗什回答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够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迷蒙的众生醒悟,虽然会受到火炉汤镬的苦楚,我也没有丝毫的怨恨。」

苻坚慕德征西域

 
  鸠摩罗什的神思俊才,传遍整个西域,人们非常钦服,每年举行讲经说法,西域诸王都云集来闻法,并长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踏著登上法座。

  鸠摩罗什的名声不仅远播西域,也东传至我国。前秦苻坚久仰大名,在心中早已有迎请的想法。

  苻坚建元十三年,太史上奏:「在外国边野,出现一颗闪亮的明星,未来当有一位大德智人,将来到我国。」

  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位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那位外国的大德智人,一定是鸠摩罗什吧!」

  鄯善国前部王和龟兹王弟,曾一同前来朝礼苻坚,说西域有丰富的珍珠宝贝,应派兵讨伐。前秦苻坚建元十七年二月,鄯善王等人又奏请讨伐西域。于是次年九月,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偕同鄯善王、车师王等,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

  临行之前,苻坚在建章宫举行饯别宴,对吕光说:「帝王顺应天道而治国,爱民如子,那有贪取国土而征伐的道理呢?只因为怀念远方的大德智人罢了!我听说西域有一位鸠摩罗什大师,他深解佛法,擅长阴阳之理,是后学的宗师。我非常想念他。贤哲的人,是国家的大宝,如果你战胜龟兹国,要赶快护送他返国。」

  吕光的军队刚出发,鸠摩罗什告诉龟兹王白纯:「龟兹国运衰微了,将有强敌从东方攻来,你应该恭敬迎接,不要派兵反抗。」但是龟兹王不听劝告,率军奋力抵抗,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龟兹王白纯也遭到杀身之祸。

历尽风霜至东土

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
  吕光锐气风发,平复龟兹国后,便另立白纯之弟白震为龟兹国王。吕光掳获鸠摩罗什,看他年纪尚小,不知他智慧高深,就把他当凡夫俗子来戏弄。吕光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苦苦请辞。吕光又命令鸠摩罗什骑猛牛、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几番的恶意欺负,鸠摩罗什都忍辱负重,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吕光率军返国,中途在山下扎营休息。鸠摩罗什说:「不可以在此地停留,否则全军将士必定狼狈不堪,应该把军队迁往高原上。」

  吕光不理睬鸠摩罗什的建议,依然故我。当天晚上,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有数丈深,将士死亡有数千人。此时,吕光方才暗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神异。

  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时,闻知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遂下令三军缟素服丧,并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建元为太安。

  太安二年(西元 387 年)正月,姑臧的地方刮起大风。鸠摩罗什说:「不吉祥的大风,显示将有叛乱发生,但不必劳师动众,自然能平定!」 果然,至吕光龙飞二年,张掖的临松、卢水胡、渠男成、蒙逊等人造反,公推建康太守段业为盟主。

  吕光即派遣爱妾所生的儿子──秦州刺史太原公吕纂,率领精兵五万前往讨伐。当时人人认为段业等只是乌合之众,而吕纂拥有威声,势必能够平定乱事。吕光也满怀信心去拜访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说:「我观察此行,并不能获胜而归。」

  不久,吕纂在合梨被打败。后来,郭馨也起兵作乱,吕纂便率领大军返回,又被郭馨打败,全军覆没,吕纂只得弃甲归国。
五色丝绳见吉凶

  吕光非常器重大臣张资,有一次张资卧病在床,吕光十分焦急,延请许多名医来为他治疗,但是医药罔效,突然有一位国外的修行人,名叫罗叉,自称能够令张资病愈。吕光信以为真,赏赐罗叉许多珍宝。

  鸠摩罗什知道罗叉骗人,就前往告诉张资:「罗叉不能治愈你的病,只有徒劳无功罢了!人的运数虽然隐微不见,但可以某些现象来测知。」

  鸠摩罗什用五色丝结绳,然后燃烧成灰,再投进水中。如果灰末浮出水面,又聚合成丝绳的本珍,显示张资的病不能痊愈。刹那间只见绳灰浮聚在水面,又结合成原来丝绳的模样。

  张资服药几天,便病故了。不久,吕光也死亡。吕光的太子吕绍便继承帝位,但过了几天,吕纂杀害吕绍而自立,建元咸宁

译经伟业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像
 
  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拥有关中之地,曾虚心请鸠摩罗什莅临,但是吕氏王族,恐怕神奇智慧的鸠摩罗什,一旦为姚苌所用,将会不利吕氏建立的凉国,于是不准鸠摩罗什东行。

  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又派遣使者到凉国敦请鸠摩罗什,但依然徒劳无功。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西元 401 年)三月,在庙庭的逍遥园,青葱竟然变为香芷,这被公认为祥瑞,象征着大德智人将会到来。同年五月,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吕隆军队溃败,至九月吕隆上表归降,鸠摩罗什才能前往关中,此时,他已五十八岁了。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税,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偏差。

  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幕空前的盛况。

     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经典的贡献巨大。罗什于西明阁和逍遥园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有《坐禅三昧经》3巻、《阿弥陀经》1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巻、《法华经》7巻、《维摩经》3巻、《大智度论》100巻、《中论》4巻等。此外还有,与庐山慧远的书信问答集《大乘大义章》3巻,弟子僧肇编撰的《注维摩诘经》10巻遗世。入室弟子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观等三千余人,后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他翻译的经卷准确无误,对后世佛教界影响极为深远。并留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赞宁称赞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金刚经》虽有众多译本,在佛教界一向传诵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鸠摩罗什的译文已臻于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四字句为主的行文体制,称“译经体”。胡适在《佛教的翻译》一文指出:“在当日过渡时期,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

鸠摩罗什“破戒”问题

鸠摩罗什“破戒”

鸠摩罗什“破戒”
  关于鸠摩罗什的传记,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的《鸠摩罗什传》;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的《晋长安鸠摩罗什》和《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记载。以上三篇文献,《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内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异。而《晋书》内容是以上两篇的摘录和缩编,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删减。 关于鸠摩罗什“破戒”的记载,《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是相同的,只是词字略有差别。

  按上述两篇所记,与鸠摩罗什“破戒”相关的有两次事件,兹引《高僧传》所载。

  第一次是在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吕光破龟兹获鸠摩罗什后。【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另一次是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罗什主持庞大译场,译出大量佛经,获得极大成就和声望。姚兴视罗什为奇才“圣种”,唯恐断后,便强迫罗什接受女人,以“传种接代”。【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佛教思想

鸠摩罗什大师像


     鸠摩罗什不但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还是佛教思想家。他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当时大乘空宗的典型代表,他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社会和家庭是紧密相关的。刘维钧在《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入关传经》(《西域史话》)一文中说:“母亲叫耆婆是龟兹国国王的妹妹,她聪明贤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鸠摩罗什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受着佛教思想的影响。”殷鼎在《略论鸠摩罗什》中详细分析了鸠摩罗什的佛教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特点。一、思想的形成,罗什七岁时,随母出家,“从事受经,日诵千偈”,接受佛教的启蒙。九岁随母到当时小乘佛教中心的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境内),遇到了小乘佛教的著名法师盘头达多。十三岁随母返回故乡龟兹,在这时期,罗什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佛教小乘转变为佛教大乘空宗学说,并把这种思想贯穿此后一生的宗教活动。二、佛教思想的特点:①罗什否定一切主、客观现象,主张人的主观世界的虚妄,介绍了一种变即不变,运动就是静止的理论,他不论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过程,反对区别生死。②他的哲学思想独特,既不同于我国汉魏以前的一切唯心主义思想,也与小乘佛教的世亲创立的“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思想有着区别。这种哲学思想的实质,用罗什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把现实世界看作是苦,是无常,是虚门,形成罗什宗教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田文棠在《论僧肇佛教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渊源——善始善兼论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中认为,罗什的思想特点,在于继承了龙树创立的大乘般若思想,善于把那些富有诡辨性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假道理加以渲染。并结合魏晋时期玄学家们关于有无、本末、体用之学的一些哲学范畴,提出了“有无双遣”,不满两边的“非有非无”的折衷主义思想。郭朋在《隋唐佛教》中从三个方面引证史料,探索了罗什的思想。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鸠摩罗什由小乘转变为大乘的时间、地点,各种佛教史籍的记载与学者的说法不一。多根据《高僧传》定为十二岁,即公元355年。《高僧传??初集》和《出三藏记集》的记载都肯定鸠摩罗什在沙车国首次接触大乘思想。陈世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经过缜密分析,认为:罗什改信大乘当在二十多岁,不在疏勒而在莎车。思想转化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罽宾回到龟兹以后,龟兹等地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罗什脑中产生了反映,造成了传统的小乘信仰之间的矛盾,他到外道经书中博览,但并未解决问题。大约在二十岁之前受戒以后。为解决这一矛盾外出游学,到疏勒,遇见佛陀耶舍,在佛陀耶舍的帮助下,对外道经书加深了了解。对大乘学也有所接触,加深了对小乘的怀疑。第二阶段:大约在二十一、二岁时,到莎车,在大乘高僧顺耶利苏靡的指点下,研究大小,往复移时,方知理有所归,终于完成了改宗,从而搜集大乘《方等》经典,专务《方等》。然后回到疏勒,和耶舍等人,有可能在疏勒推动大乘的兴起。到温宿(今阿克苏),使温宿归依大乘。最后到龟兹,弘扬大乘,终生未变。作者又分析,根据罗什二十岁受戒在龟兹,而僧纯出《比丘尼大戒》在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公元379年),此戒本得之于龟兹,因此僧纯在龟兹时当在378年或以前,即罗什三十五岁或以前。僧纯说有少年沙门,字鸠摩罗,才大高明,大乘学。可见,罗什在龟兹弘扬大乘学已有相当时间,假定为九年左右,则罗什此次游学,大约始于二十岁(公元364年),止于二十六岁(公元369年)。这只是一个假定,也可能比这一时间略短一些。周菁葆、黄谶华也持上述这种观点。

后世影响

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在当时及至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

  苑艺在《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中认为:(1)当时长安一直是佛教的传播和译经中心,罗什的到来,加强了译经场的组织机构,因他擅长梵汉两种文字,扩大了译经的范围,译著范围涉及大小乘、经律论三藏。经《开元释教录》刊定共译经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2)罗什开创的“意译派”被称为“新译”,“新译”优于“旧译”之处,在于它在建立佛教专用名词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从重译《大品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罗什主持的译经场中已有了译主、度语、证梵本、证梵义、笔受、润文、证义、校勘等传译程序。而译场的突出特点是: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3)第一次介绍了印度当时盛行的龙树系的大乘学说,推进了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刘维钧在《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入关传经》中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罗什进关译经、弘法及其影响:(1)他为大规模地翻译佛经做准备,苦学汉语十五、六年,有了高深的汉语文学造诣。(2)通过经文的翻译和传播,对于扭转当时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形式主义的文风,也起到了进步作用。(3)在文学方面,他翻译了很多文艺性很强的佛经,在他译著的《维摩诘经》里,有许多绝妙的借物言情的比喻文艺著作。特别是对口语化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他的影响,从后来的变文、俗文、小说、弹词,甚至戏曲中都可以清楚地找到痕迹。陈良在《安息王子安世高和高僧鸠摩罗什》一文中说: “罗什精通梵文,兼晓汉文,译文表达准确,文字流畅。并介绍了中观学说,为后世三论宗的创立做了铺垫。赵世骞在《新疆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中论述,罗什使中国有了比较系统的翻译的佛经,后世流通的经典,大多是东晋以后的译本,可见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李富华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一文中认为:从姚兴弘始三年到弘始十五年十数年间,他所译的经典中大多数是大乘经话,其中重要的有《摩诃般若波罗密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中论》、《百论》、《十二门》等。这些经论,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佛教宗派理论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所译介的“三论”是中国三论宗所依据的基本经典。他翻译的《妙法莲华经》等则是中国天台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金刚经》等,则对我国禅宗的形成亦起过直接的影响。罗什手执胡本口宣奉言,然后有众多弟子为其笔受以及译其义旨。“校正检括”的译风被后世继承。同时,罗什译经重视文质结合,他的译文在忠于原文和文字的表达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在译经史上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贡献。周齐在《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一文中说:罗什在长安十余年中翻译近四十种经籍几乎一半为旧译本的重译,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等,不仅纠正了旧译的错误,弥补了不足。鸠摩罗什译经特点:1、致力于全面介绍佛教思想;2、倾向于般若学的经籍。最突出的是侧重龙树系大乘中观学说著作的翻译传播。(日)镰田茂雄《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史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一文中阐述,在构成中国佛教圈的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诸区域中,虽然读诵的经典发音各异,但却是汉译佛典,这是一个共同点。如:《观音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都依用了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其中《观音经》虽有其它译本,但是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音菩萨普门品》)被广为读诵。从经典的翻译数量上看,唐玄奘占绝对优势,从译经的内容及给后世影响方面看,罗什在译经史上占有很高地位。但早在玄奘之前,罗什译出了《大品般若经》及《小品般若经》,使中国佛教界系统地吸收了般若思想。鸠摩罗什的译经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发展及后世中国佛教教派的创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段摘自《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
标签(Tag):鸠摩罗什
评论(61)
yliomjvepf
yliomjvepf2019年12月25日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在当时及至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物流1901 张健1942110102)
i34ugqt6gh
i34ugqt6gh2020年4月22日
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无论是老大妈、小沙弥还是达官贵人,其经文几乎家家有一本,从其译本出现,绵延流传历经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户晓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物流1801 董海燕 1842110141)
wx0ihiuhdl
wx0ihiuhdl2020年4月22日
罗什开创的“意译派”被称为“新译”,“新译”优于“旧译”之处,在于它在建立佛教专用名词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从重译《大品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罗什主持的译经场中已有了译主、度语、证梵本、证梵义、笔受、润文、证义、校勘等传译程序。而译场的突出特点是: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在当时及至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国贸1801莫应楚1820910106)
广告1801方思洁
广告1801方思洁2020年4月22日
由于鸠摩罗什的翻译,中国始有良好的佛教译本和系统的教义,中国佛教才得以面目一新。尤其是使大乘空宗的思想获得广泛的流传。大乘佛教根本义理的移植和弘传,实应归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重译或新译的大量不同类型的佛典,为中国佛教学派和宗派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佛学根据和思想基础。由此可见,鸠摩罗什的业绩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广泛、深入而久远的,对中国佛教史的影响超越了佛教宗派和东晋以来的历史时限,从这个意义上说,鸠摩罗什赢得了在中国佛教史上首屈一指、高于他人的历史地位是绝对不过分的。(广告1801 方思洁)
ju9nkgoyja
ju9nkgoyja2020年4月22日
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忠于原文,文字流畅,一生中翻译了众多经书典籍,包括《金刚经》《法华经》等。他所翻译的经书绵延流传,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以及当今世界佛教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鸠摩罗什法师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翻译对唐朝乃至千余年来中国的哲学、美学、语言,以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邃的影响。(广告1802 俞任菲 1831310123)
吴晨妍
吴晨妍2020年4月22日
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在当时及至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但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工商1901吴晨妍1910110125)
法学1901何盈盈
法学1901何盈盈2020年4月22日
“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视传1901奚之源
视传1901奚之源2020年4月22日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拜凉国国师。
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据说,鸠摩罗什的母亲怀他后,记忆和理解倍增于前,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梵文。鸠摩罗什5岁日颂千偈,7岁出家,9岁便能登坛讲经,名闻西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视传1901 奚之源1932410117)
potmksl8je
potmksl8je2020年4月22日
大乘佛教根本义理的移植和弘传,实应归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重译或新译的大量不同类型的佛典,为中国佛教学派和宗派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佛学根据和思想基础。由此可见,鸠摩罗什的业绩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广泛、深入而久远的,对中国佛教史的影响超越了佛教宗派和东晋以来的历史时限。(工商1902 阙泽薇 1910110243)
og1enpnyeb
og1enpnyeb2020年4月23日
鸠摩罗什法师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根据《武威通志》记载:“鸠摩罗什带领弟子八百余人,译经74部、384卷”。这些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以及当今世界佛教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有着前人所未有的优越条件,那就是当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在道安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一大批义学僧人的辅助。但是他的伟大成就是由于他有丰富的学识和持久的努力,这一位有印度血统在今天中国西北出生的智慧卓越的大师,是中印两大民族共同的光荣。(广告1801 周佳灵)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