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mfy1gkm
性别:
地区:
空间简介:
手可摘星辰
最近活动:
2022年6月11日
他的动态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左宗棠与曾国藩:面不和,心和
    • 曾国藩与左宗棠,其实他们二人的命运轨迹有过一段类似经历,比如他们的年纪相仿,上下只差一岁,而且算是同乡,他们的家乡都是湖南乡村,成长环境十分相似,甚至他们的家庭情况,也都是世代的耕读之家。同龄、同乡、同是读书人,一起参加科举,然而,如此多的类似之下,却孕育了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人,这两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甚至在科举时期都没有过任何交集。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遇到一起,把酒言欢,畅谈理想。一生有此好友,是为大兴。很羡慕他们能有如此的友情!(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千秋独有左文襄”:历史上的左宗棠及其功绩
    • 综观左宗棠的一生,审视他的历史贡献,可以归纳为三点,即:近代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捍卫者;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展者和践行者。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的得意之笔,也是中国近代抵抗外侮史上(除抗日战争外),中华民族难得一见的胜利。在祖国饱受欺凌、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左宗棠以其铮铮铁骨,报国豪情,“锋颖凛凛向敌”(《清史稿·左宗棠传》),这样一种宝贵的品格和精神永远为后人所景仰,正如有人在一首挽诗中所赞颂的:“绝口不谈和议事(所谓‘和议’实则屈辱投降—引者),千秋独有左文襄!(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曾国藩的学习之道
    • 学习浅尝辄止,读书不求甚解,这是现代人读书的一个通病。从曾氏家书而言,他所谓的治业专精,包含专艺与专心两个意思。“专艺”或曰“专业”,指专一经或专一史,“经则专主一经,史则专熟一史”,即在一个领域作专门研究,精益求精。曾国藩认为:“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他用了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来阐述“专艺”的重要性:“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来而用之不竭乎?”他一再告诫家人:读书时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若能把一部书研究得精通烂熟,必然可以称之专业。“专心”就是读书学习要排除外界影响,全神贯注,“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只有专注一事,才能领略到学习的意境。(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容闳缘何崇拜曾国藩?
    • 曾国藩去世,容闳认为这“给中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最后评价说:“作为一位政治家,一位爱国者,就他个人的品德而言,超过同时代的人,正如高耸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其峰巅为无穷尽的皑皑白雪覆盖着,在纯净洁白和宁静无扰的环抱中,永远那样的泰然安谧。”确实 曾是一位有勇气的人 非常厉害啊 作为清朝的将领 他做到了自己的工作 (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语言天才辜鸿铭
    •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语言大师赵元任96字奇文救汉字
    • 汉字的特殊之处在于,当代社会中,它是唯一一种仍在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字。其他的文字,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乃至神秘的玛雅文字,等等,虽然也是象形文字,但很明显,都已经成了今人无法破解的谜团。而汉字,却能作为象形文字,不断演进和发展,作为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烙印在世界文明史当中。(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二周兄弟”的本质差别
    • 虽然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两人不同程度上吸收西方思想,但两人吸收的方向不同。鲁迅接受的是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专注于社会心理,而周作人深入到个体心理的学林中,崇尚蔼理斯,研究人的性心理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人价值取向的某种差别。鲁迅侧重于新思想、新学说的引进,具有强烈的民族自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周作人则多着眼于个人对文化艺术的趣味。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中庸之道,是驱使他由反传统走向回归传统的重要内因。五四后,鲁迅和周作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境遇———“歧路”与“穷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做出同样清醒的选择:鲁迅选择了抗世,周作人选择了避世。鲁迅直面现实,反抗绝望;周作人模糊境遇,逃避绝望。(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申鹏: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 那些真的猛士,一生面对无穷的黑暗淋漓的鲜血,坦然相对,努力抗争,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更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名。而胡适这一生过得容易,只要依附于当权者,一生富贵平安,没有为国家出一份力,没有为人民流一滴汗,说着些冠冕堂皇、潇洒漂亮的屁话,到了后世,就能赢得一大波的粉丝和拥趸,吹嘘他的“自由”和“独立”。(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忆陈独秀令人惊叹多面人生
    • 陈独秀是带着改造国民党的心态加入进来的。作为大才子,陈独秀在马林的鼓励下,坚决拿起了批评的武器,批评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依赖、重军事行动而轻视民众的痼疾,这令孙中山很不舒服。孙中山虽然走上了联俄联共的道路,但他要求党员对他绝对忠诚和服从,不允许共产党人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国民党。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计划在广州同孙中山国民党一道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共中央,只得再次将中央机关迁回上海。”姚金果说。(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2022年6月11日itbmfy1gkm 发表了 1 篇日志评论:
  • 陈独秀:敬告青年
    • 他满怀激情地讴歌了“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他“涕泣陈辞”呼唤新青年与一切“陈腐朽败”决裂,号召新青年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光荣使命“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应统2101 曹振 2122910111)
他的博客
他还没有发表博客
他的相册

默认相册

0张照片
给他留言

(200字以内)
他还没有留言记录
最近来防
2022年6月12日
2022年6月8日
2022年6月4日
他的好友
他还没有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