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好友
首页
大学课件
在线阅读
知识问答
教师库
空间应用
空间首页
我的博客
发表文章
我的相册
上传照片
我的消息
留言管理
我的好友
好友请求
我的分享
添加分享
我的知识
我要提问
我的帐户
头像更换
侯富儒的博客
侯富儒的首页
>
侯富儒的博客
> 浏览文章
毛泽东:论持久战
分类:第6章2 人气:2596 评论:75 时间:2020-12-26 18:32
毛泽东:论持久战
https://www.guancha.cn/MaoZeDong/2020_12_26_575831.shtml#comment
标签(Tag):
vc
评论(
75
)
aytatnwm8c
2022年5月19日
毛泽东综合分析时代背景和中日国情,将这场战争界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 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总结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 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法学2102 罗亮)
o4ojwx2ujk
2022年5月28日
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所以在全体说来,他们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那些并非亡国论者,也不是一贯的悲观主义者,仅为一时候和一局部的敌我强弱情况或国内腐败现象所迷惑,而一时地发生悲观心理的人们,我们也得向他们指出,他们的观点的来源也是片面性和主观性的倾向。但是他们的改正较容易,只要一提醒就会明白,因为他们是爱国志士,他们的错误是一时的。然而速胜论者也是不对的。他们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总之,他们没有勇气承认敌强我弱这件事实。他们常常抹杀这一点,因此抹杀了真理的一方面。他们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长处之有限性,因而抹杀了真理的又一方面。由此犯出或大或小的错误来,这里也是主观性和片面性作怪。这些朋友们的心是好的,他们也是爱国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的看法则不对,照了做去,一定碰壁。因为估计不符合真相,行动就无法达到目的;勉强行去,败军亡国,结果和失败主义者没有两样。所以也是要不得的。只有稳扎稳打,在适当时刻重拳出击,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法学2102裘丽娟2121210202)
陈哲涛
2022年5月29日
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互金2101陈哲涛1922610133)
fq6k8nrlzx
2022年6月2日
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互金2101陈林瀚
iwohv7jwss
2022年6月8日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饱经历史的风霜,而绵延不断。而历经一千年的磨砺,静极思动,必然由文返质。中国革命实为由文返质的历史运动,从而恢复青春的活力,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史学精神还让我们明了历史在发展之中,存在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变化、存在强弱的对立转换;使我们跳出局部的,一时的成败得失,以长远的眼光看到未来的发展大势。(互金2101郭曼仪2122610132)
会计2202方苏莹
2022年12月5日
“卢沟桥事变〔1〕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向他们表示敬意。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因此,我的讲演就来研究持久战。和持久战这个题目有关的问题,我都准备说到;但是不能一切都说到,因为一切的东西,不是在一个讲演中完全说得了的。
林昀霏
2022年12月7日
抗战的走向,是《论持久战》重点论述的问题。毛主席从敌我强弱、力量大小、进步退步、优势劣势、多助寡助等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实事求是地分析指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客观现实的行程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有进无退的拼命主义”等错误观点和急躁情绪。
林昀霏
2022年12月7日
毛主席进而又指出,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
林昀霏
2022年12月7日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辩证地阐述了战争的主动与被动、优势与劣势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双方的强弱优劣都不是绝对的,可以通过争取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逐渐地造成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地位,从而引领人们从危机中看到希望,在重围中寻求突破,坚定必胜信心。
林昀霏
2022年12月7日
毛主席又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和各政党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为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提供了条件,“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
不能为空
博客分类
全部分类
习近平主席(56)
人物及故事(40)
学术争鸣(65)
一带一路必读(21)
文化自信(30)
红船精神(36)
《纲要》作业(33)
全球战“疫”(26)
导论(11)
第1章(14)
第2章(21)
第3章(8)
第4章1(12)
第4章2(8)
第5章(5)
第6章1(2)
第6章2(5)
第7章(8)
第8章(6)
第9章(20)
第10章(21)
一带一路参考(19)
《纲要》必读文献(42)
最新阅读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