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儒的博客

章太炎

分类:第3章  人气:2094  评论:31  时间:2018-03-10 20:12

章炳麟(1869—1936) - 近现代史纲要红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红色博客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黄宗羲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仓前人。9岁起即受到外祖父和父亲良好的汉学启蒙教育。16岁时应童子试,因病未果。从此放弃科举,一意治经,旁及诸子史传。23岁时入“诂经精舍”,拜俞樾为师,潜心治学8年,奠定深厚的国学基础。

中日甲午战争[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一章]失败后,太炎走出书斋,“不忘经国,寻求政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钦佩康有为[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二章]等人“公车上书”[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二章],加入“强学会”[ 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于是先办《万国公报》(非西人所办《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创刊,“遍送士夫党人”,使之“渐知新法之益”。11月中旬,强学会成立。又称译书局,或强学书局。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文廷式、陈炽、丁立钧、杨锐等,李鸿藻、翁同龢等也予支持,成为改良派和帝党相结合的政治团体。成立后,“先以报事为主”,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于12月16日出版,双日刊,有阁抄、新闻及“译印西国格致有用之书”诸栏,译印后有附论,专论不多。筹设之初,原定陈炽、文廷式、沈曾植、沈曾桐四人为总董,都是帝党,后为李鸿藻亲信张孝谦所把持,内部矛盾日增。强学会甫有成议,康有为又南下南京游说两江总督张之洞,拟在“南北之汇”的上海组织学会。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拟定章程,说明“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门,成人才,成“圣教”。1896年1月12日刊《强学报》,以孔子纪年,“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列名会籍的有康有为、梁鼎芬、汪康年、张謇、黄遵宪等。1896年1月20日,后党御史杨崇伊上疏弹劾强学会,请饬严禁。该会遂被改为官书局,专欲“译刻各国书籍”,不准议论时政,不准臧否人物,分学务、选书、局务、报务四门。“专为中国自强而立”的强学会便违失原旨。北京强学会遭封禁,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捐银16元充作经费。次年,应梁启超[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二章]邀,任《时务报》撰述,投身变法。数月后,因梁神化孔子,吹捧康有为为“南海圣人”,意见不合离去。不久,章太炎又编撰《经世报》、《实学报、《译书公会报》,继续宣传变法。二十四年,应张之洞[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二章]邀至武昌,因不愿为张宣扬忠君保皇的《劝学篇》润笔,提出“革命论”以对,两人决裂,悻然返沪。未几,变法失败,遭通缉。九月,流亡台湾,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并为梁启超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撰稿。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赴日本,结识孙中山[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三章]。“相与谈论排满方略,极为相行”。七月回国,任上海《亚东时报》撰述。以后往返于杭州、余杭之间,对维新以来的经历作反思,结集出版《訄书》。

次年七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一章],太炎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他因竭力反对唐才常“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宗旨,当场宣布脱会,割辫与绝,并作《解辫发》,矢志革命排满,不遗余力。二十七年(1901),赴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过杭州,拜见俞樾,俞斥其从事革命是“不忠不孝,非人类也”,太炎写《谢本师》,表达义无反顾的革命决心,与俞分道扬镳,在东吴大学继续宣传民族大义,张之洞电令通缉,于二十八年再次流亡日本。

  在日本,与孙中山握手定交,讨论中国的土地、赋税及革命成功后的政制、建都等问题,共同制订《均田法》方案。又和秦力山等发起,在东京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手撰大会宣言,号召中国留日学生“雪涕来会,以志亡国”。同年七月,潜回故里,重订《訄书》。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鼓吹“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六月,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出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并直斥光绪帝为“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04页]。与此同时,为邹容[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三章]《革命军》作序,誉之为“义师先声”。又与邹容、柳亚子等人连续在《苏报》[《苏报》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言论机关。《苏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创刊。创刊时,胡璋主办,由其妻日本人生驹悦出面注册,邹弢任主笔,内容多载市井琐事。1898年归陈范接办后,昌言变法。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发生退学风潮,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同陈范联系,在《苏报》上增辟《学界风潮》专栏,揭露各地学堂黑暗情况,支持进步师生。1903年5月27日,章士钊任《苏报》主笔,于6月11日起实行“大改良”,连续刊出《康有为》、《哀哉无国之民》、《客民篇》、《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等倾向革命的文章。还介绍首先公开提出建立共和国主张的邹容所著《革命军》,6月29日,摘登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有“载湉小丑,未辨菽麦”等语。次日,清政府与上海租界当局勾结,逮捕章炳麟;7月1日,邹容出于义愤自动投案,“苏报案”发生。7月7日《苏报》被封。]上发表文章,猛烈抨击清政府。上海道和工部局勾结,指名逮捕章太炎等人。太炎大义凛然说:“革命就是要流血,清政府要捉我已是第七次了,怕甚么?”六月三十日上午,巡捕至,章指着自己鼻子说:“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邹容闻讯,也挺身而出,两人一起被捕,此即著名的“苏报案”[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三章]。额外公堂判两人“永远监禁”,舆论大哗,迫使各国公使团改判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出狱,孙中山派专使迎至日本,受到革命党人热烈欢迎。七月七日,由孙中山主盟,加入同盟会[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三章],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于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10月第二十四号出版后,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又在日本秘密印行第二十五、二十六号后停刊。其间还出版过“号外”一张,《天讨》增刊一册。负实际主编责任的先后有胡汉民、章炳麟、汪精卫等。主要撰稿人有章炳麟、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汪东、汤增壁、黄侃等。《民报》是在革命急剧发展的形势下,适应斗争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以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阐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主旨,明确地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把许多爱国的有进步思想的群众,吸引到革命旗帜下来。它一出版,就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针对风行一时、在知识分子中有相当影响的《新民丛报》的改良主张,进行了尖锐斗争。批驳了改良派的保皇、开明专制、中国只能改良不能革命等观点,传播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平均地权和必须进行武装起义等革命主张,从而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一面旗帜。《民报》的出版,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中扩大了革命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为辛亥革命的胜利,进行了必要的思想准备。]主编,以犀利之笔,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罪恶,抨击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向披靡,令人神往”[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册,第4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同时又为留日学生讲授中国语言文字学、经学、诸子学,并为鲁迅、钱玄同、许寿裳等开设特别班,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精深博大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一代学术,培养了一大批第一流学者。三十四年,《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乃专事讲学和著述,写成《小学问答》、《新方言》、《文始》、《国故论衡》、《齐物论释》等专著,研究汉字古音。 宣统元年(1909)二月,因与孙中山、黄兴在民权、民生和革命策略方面发生意见分歧,与陶成章等人在东京重组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武昌起义后,即宣统三年十一月上海光复后回国。1912年1月发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任会长。兼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主编《大共和日报》,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章太炎之消弭党见》,天津《大公报》1911年12月12日]的口号。3月,中华民国联合会与张謇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成统一党,被举为理事。5月,又与民社等合为共和党,任副理事。主张建都北京,并应袁世凯之召去北京,受聘为高级顾问,旋又命为东三省筹边史。1913年3月,宋教仁[参见历史人物库第三章]被刺后,他赶回上海,与孙、黄言归于好,参加反袁斗争。8月,袁电召太炎赴京,太炎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爱国热肠,固辞亲友劝阻,冒险北上,果被袁软禁。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到总统府门前大骂袁世凯包藏祸心,又以绝食作抗争。袁世凯死后才获释返沪。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三章]。9月,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奔走于香港、广州和云南、四川等地,争取西南与广东军阀支持。毫无所得,失望而回,寓居上海,杜门不出。1924年,不同意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脱离国民党。主张尊孔读经。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凌晨,早就作好准备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当工人群众奋起抵抗时,国民党第26军周凤岐部随即借口“工人内讧”,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解除了上海2700名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装。纠察队员仓促应变,死伤300余人。随后,蒋介石的爪牙在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汕头等地以“清党”为名,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后,太炎严辞斥责蒋介石[参见历史人物库第四章]叛变革命,主张“国民应起而讨伐之”,遭国民党政府通缉。于是退居书斋,卖文鬻字,自称“中华民国遗民”。1931年九一八事变[参见历史事件库第六章]后,太炎再次奋袂而起,痛斥蒋介石“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呼吁抗日。1932年,上海一二八战起,章向十九路军通电致敬,协助夫人汤国梨创办伤兵医院,手撰《十九路军死亡将士墓表》,且不顾老病之躯,北上会见张学良,共商抗日大计;在燕京大学讲演,号召青年共赴国难。1933年,与马相伯发表“二老宣言”,又与马相伯、沈恩孚发表“三老宣言”,激烈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致电宋哲元:“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日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

1934年,迁居苏州,创立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1936年6月14日病逝于苏州。周总理称誉章太炎“是我们浙江人民的骄傲”。鲁迅评述章太炎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世的楷范。”又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未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44页。]

 

 

主要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57-1677页。

(2)陈旭麓:《章太炎》,李新、孙思白主编:《民国人物传》第一卷,中华书局1978年,第276页。

(3)李书源:《革命家章太炎》,赵矢元主编:《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梁启超:《章炳麟传》,团结出版社2004年。

(6)鲁迅:《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标签(Tag):历史人物
评论(31)
jgudfqodfz
jgudfqodfz2021年1月3日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世的楷范。”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革命家。他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又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他毕生追求学术,留下了大量的著作。 (计科2001 洪静雯 2041910106)
k725jrukrl
k725jrukrl2021年1月7日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学术与政治毕竟不同,政治方面,章太炎确有他的局限,这些局限在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表现得很明显。章太炎的一些主张与孙中山不同,但他仍是一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宣传家。(计科2001高睿骏2041910149)
shwqprqifk
shwqprqifk2021年3月20日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革命家。他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又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他毕生追求学术,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仓前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如今这一文脉成了李克强总理点赞的梦想小镇,新的生长形式可以永续动力,照亮新的梦想。(广告2001 程欣颖 2031310143)
v3nabahcyo
v3nabahcyo2021年3月24日
鲁迅在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章师算是民国风骨第一人。他浑身是胆,他的学术、智慧渗透到每一细胞,但在政轨操作、权谋运用上,有勇无谋,近于小儿。他的学术,就功力和境界而言,可谓总结汇合了前代,却也封存了后代。他就是章太炎,一个伟大的文士,更是不屈的斗士,也是坚毅的战士(行政2001杨小蝶2031510142)
rbf1gxbksy
rbf1gxbksy2021年4月13日
章太炎属于守旧派,是民国有名的墙头草。他是光复会主要成员抄,主张推翻满清之后继续实行封建主义。徐锡麟、陶成章乃至章太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行政2001崔心慧2031510123)
兮徒
兮徒2021年4月13日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革命家。他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又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他毕生追求学术,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仓前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如今这一文脉成了李克强总理点赞的梦想小镇,新的生长形式可以永续动力,照亮新的梦想。(行政2001 罗国庆)
h89qjtvrsk
h89qjtvrsk2021年4月13日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学术与政治毕竟不同,政治方面,章太炎确有他的局限,这些局限在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表现得很明显。章太炎的一些主张与孙中山不同,但他仍是一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宣传家!(公管2001资里志)
wo5zjt0it0
wo5zjt0it02021年4月14日
次年七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参见历史事件库第一章],太炎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他因竭力反对唐才常“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宗旨,当场宣布脱会,割辫与绝,并作《解辫发》,矢志革命排满,不遗余力。二十七年(1901),赴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过杭州,拜见俞樾,俞斥其从事革命是“不忠不孝,非人类也”,太炎写《谢本师》,表达义无反顾的革命决心,与俞分道扬镳,在东吴大学继续宣传民族大义,张之洞电令通缉,于二十八年再次流亡日本。(广告2001曾瑞权)
pomdltgg2t
pomdltgg2t2021年4月20日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世的楷范。” (广告2001余佳丽 2031310131
hrw9apafyn
hrw9apafyn2021年4月21日
章太炎学问既深,追求亦高,见识既广,为人亦狂,他是国学大师,许寿裳称他“在清代三百年学术史中没有第二人!”他既疯也狂,胆大包天,以革命家自居,为此不怕杀头,不怕进监狱,不怕逐出宗族,他七次遭到政府通缉,三次关进监狱,却从来没作过任何摧眉折腰之态,精神高昂,勇敢刚毅,嬉笑怒骂,纵横天涯。(广告2001殷商瑜)
我来评论
(800字以内)